前言:《关注黄病毒病,关注腺病毒病,尤其要关注“安卡拉病毒病”》受到了广泛关注!今天,我们再谈关注这个话题的主要原因有:
第一、病毒已普遍存在
无论是黄病毒病,还是腺病毒病,尤其是安卡拉病毒病,几乎已经在所有水禽品种、各生长时期、全国各地和一年四季的任何时节中流行,或典型性,或非典型性,病毒已普遍存在。
病毒的普遍流行与病毒的不断变异,从而表现出更多的“非典型性”,这又恰恰容易造成在生产中不被重视或忽视或误诊。同时,原有的一些好方法、好方案和好手段却又变得不太有效了。
第二、病毒总以混感为主,很少是单一种病毒感染
病毒已普遍存在,或两种,或三种,或更多,而在临床生产中,又是以多种病毒混感为主。当然,影响生产的主要临床证候是一种。
病毒总以混感为主,又因为病毒的不同毒株、不同亚型和不同血清型的多种变化,让我们在生产中的疫苗与药物选择上,正有意与无意间陷进其恶性循环和束手无策的怪圈中。
第三、除了病毒,还要关注细菌、内毒素、原虫等问题。
病毒本已多种存在。据报道,在自然界中存在的病毒数量超过二十万种之多,还有不少雪藏的万古病毒因为冰雪溶化而不断的“复活”。
在水禽生产中,以多种病毒混感以外,单一病毒或多种病毒与多种细菌混感更为普遍。而内毒素问题,原虫问题,水禽痛风问题,免疫障碍问题等也是需要多加关注和考虑的客观存在问题。
第四、没有“一蹴而就”的处理办法
在水禽生产中,多种病毒混感已成为普遍现象,临床处理方法主要是依靠疫苗,但是以疫苗解决所有病毒问题是不现实的。
多种细菌、多种内毒素、多种原虫等问题的处理,单从效果来看,完全依靠具有靶向性的抗生素进行治疗和预防是极其不现实的;综合成本、安全与品质等因素考虑,更是极其不可能的。
第五,除非是这样......
我们依靠疫苗,只能应对高致病性的、高死亡率的、影响大的一些流行病,但不能解决所有的病毒问题。我们依靠抗生素,也不能解决在生产中出现的所有疫病问题、健康问题,生产问题和品质问题。
除非是这样......
在水禽生产中,除了做好必要的疫苗防疫和管理优化措施以外,秉承“在生产中少用或不用抗生素,而在临床中采取中西结合,并科学使用中药进行生产预防和生产保健”的理念能更好应对复杂的疫病问题、健康问题、生产问题和品质问题。
抗生素,针对的是某种病毒、细菌等病原体病原微生物本身。
疫苗,针对的也是某一种特异性病毒本身,对其他病毒品种,或不同毒株、不同亚型和不同血清型等是无效的或是低保护率的,且疫苗的特异性免疫保护是通过机体的非特异性免疫系统的应答水平高低来实现其有效保护的。机体的健康度直接决定了机体的非特异性免疫系统应答水平的高与低。
中药,不是针对病原体,而是针对动物机体本身,准确讲是针对增强机体的非特异性免疫系统功能及其应答水平。中药的治疗与保健,讲究的是系统性和整体性,调理性和协调性,讲究的是传统中药的全草性和天然性。
在临床治疗中,采取中医中药疗法是可行的。在生产中,科学使用中药进行生产预防和生产保健,是百利而无一害的。
问题的关注点回到:在生产上要从0日龄开始和系统性阶段性导入中药。而在临床上要以中药防控为主而以抗生素为辅助,一切以优质、品质和口感为中心。
第六、中药的经典组合法则
中医中药,以证论治。以“抗病毒+抗细菌+清除内毒素+驱医学原虫”作为其经典的组合法则,从动物机体的整体调理出发,针对瘟毒邪疫诸证,机体内毒素和体内组织的各种寄生虫,以帮助解除机体亚健康,减少疾病发生,提高生产潜能等。
一个高山中药产品是一个证候的中药应用方案。针对以上问题,高山小编为大家整理了对应的产品。
一是病毒混感(瘟毒邪疫诸证)。无论是黄病毒,还是腺病毒,包括安卡拉病毒,还是其他种类的病毒。不管是正黏病毒、副黏病毒,还是冠状病毒、星状病毒、轮状病毒等等——安黄舒散或安黄舒液,按2-4kg/吨料,连用5-7天。首次或重证者加倍,加药引煎煮拌潮料或灌服,效果更好(其他可选择的产品有正冠乐、金冠呼灵、强力粤威龙等)。
二是细菌混感(炎证)。水禽的细菌混感性疾病,尤以浆膜炎病多。而多表现为非典型霍乱证的巴氏杆菌病,在生产中有原发病毒病的并发感染现象越来越多,极容易造成误诊,所以生产损失影响更大——联合高山大巴散或高山大巴液,按4-8g/L水,连用5-7天。首次或重证者加倍。
三是内毒素问题。内毒素问题,主要是常见的六种霉菌毒素,还包括细菌毒素、病毒毒素、代谢物、过量的营养和环境污染物等,还包括未被认识的近三十万种其他毒素等等。毒素会造成机体亚健康,并导致机体的免疫功能缺陷。采用常见的物理吸附剂是解决不了上述问题的。中药排毒和生物转化是理想的办法——料磺1号,长期使用1kg/吨料,首次或联合使用2kg/吨料,阶段性或重证者按2-4kg/吨料。
四是痛风问题。水禽痛风,尤其是小鹅的痛风问题,这是最近几年来,在水禽养殖中的最头痛问题。痛风不一定全是病,但一定是证,引起痛风的原因可能有疫病因素、病毒因素、霉菌因素、营养因素、蛋白过高因素等等,而更多的可能是动物机体的代谢因素造成。要更好针对痛风问题,就要系统地应对以上问题,而中药担当着系统应对痛风问题的重要角色——风道散或风道液,按4-8kg/吨料,连用5-7天。或从0-21日龄小鹅按6kg/吨料。
五是原虫问题。在水禽生产中,寄生虫问题,如绦虫、线虫或球虫等,本来不多见,也不常用。但是,在最近几年来,无论是慢大水禽,还是快大水禽品种,其寄生虫问题,尤其是原虫问题越来越普遍,而又不被重视,特别是种禽。在临床中表现更多的是易感疾病、免疫力低下和用药效果不好等等——弓虫粤威龙,按2-4kg/吨料,联合或定期使用,连用5-7天。首次或重证者加量。
六是中药开口前置预防方案。“前置预防”、“开口保健”和“溯源保健”等理念方案,在中药无抗健康养殖和品质生产中越来越得到大家的认可和推广。开口保健,更多是在雏禽的保育中入得到广泛应用,而在水禽生产中推广较少,全面推广在水禽0-7日龄实施纯中药开口保健,可以帮助胚胎毒素排泄、增强免疫功能、促进消化吸收、粪便异常、改善生长均匀度和降低外源性抗生素的毒副作用等——藿香正气口服液或正冠乐口服液+高山大巴液,各4ml/L水,连用5-7天。